※ 引述《randyhwa (小康)》之銘言:
: 最近台灣生育率又創紀錄的
: 也連續蟬聯世界最後一名很久了
: 說也奇怪,明明算是世界宜居名列前茅的好地方;大家結婚跟生育的動力卻越來越低,尤其是男女的分歧越來越大。
: 男生覺得現代男性很苦又要賺錢又要房要車還需要顧小孩老婆又都很強勢、女生覺得自己賺錢爽爽過就好也沒差.如果沒有遇到能夠讓自己輕鬆一點的,何必為了生育屈就自己生活品質降低。
: 講回來
: 台灣說薪水問題嘛 其實台灣領高薪的人還是不少、說房價問題嘛 台灣也不是最貴的那一層、說生活水平嘛 台灣生活水平一直都算不錯。比台灣條件差的多得是,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 我自己30幾歲,大概前後7-8歲也就是25-40這個族群的;我發現其實男女生都有生育意願的比例還蠻高的。就是沒有開花結果。
: 到底是台灣男生太廢?
: 還是台灣女生太強勢?
社會期待
育兒環境
經濟壓力
好高騖遠
國家認同
生活差異
大概這六個原因
講白了
這個社會偶像劇太多,每天高富帥
但多數人很普通,男生被期待PR99.9,
剩下PR99.8(?)達成不了女性期待
這也說明了女性的好高騖遠
「真的非常多女生夢想對象是白馬王子」
「錯誤認知自己的條件」
原則上 基本標準就是
你可以以不生小孩為預設去思考兩性關係
就可以降低標準
因為太多女性的出發點是:啊我要生小孩啊
蠻簡單的,你就預設你不生就好
你如果想生,又覺得要用這個點增加對男性的要求
那這就是你自己的問題 一人50%負擔 別把壓力轉嫁男生身上
尤其如果你完全不想工作 那麼一個主外一個主內本來就合理
但台灣社會太多那種
「打著女性要生小孩為出發點,強迫男生要PR99」
→結果自己不生 笑死
以前還可以嗆男生沒付出義務
現在男生已經都要當回1年兵
反而是女生對國家沒有義務貢獻
不然要立法30歲以前沒生育的女性部隊服役一年才公平
但這篇不是要戰男女 先別氣
然後
你不管是出門
逛街 餐廳 交通都會發現很多人對孩子不友善
除了百貨公司 要找到親子空間很困難
都市化嚴重的結果 一堆沒後援的顧不了小孩
我舉一個無後援父母親絕對感同身受的例子就好
「班上2個腸病毒就停課一周」
其實還不只腸病毒
更別說腸病毒對2歲以上小孩重症殺傷率還沒流感高
但大家就是鄉愿 政府也怕被罵
你一定有經驗
1歲以上的小小孩去托嬰 絕對有機會超過2周 或1個月都在家裡
要嘛他重感冒 要嘛學校停課 父母親只能一個工作
要雙薪 而且都要高專注度的工作基本別想
周間已經累得半死 周末更累 因為要24小時照顧小朋友
颱風假更是直接大加班 無人能協助
為什麼要雙薪?
因為這個社會單薪根本活不下去
六都都一樣 單薪就算超過平均薪水達到60K/月
一樣跟低收入戶差不多
如果你想買房子 基本上直接喝西北風
最後是我覺得兩個最重要的原因
經濟因素固然很重要
但我近年觀察到最多的還是
「我們為什麼要為了國家做什麼」
或是
「我們的國家到底是什麼,有未來嗎?」
不分政治偏好
現在的年輕人 基本上都對未來沒有什麼期待
不管是什麼藍白粉還是青鳥真的都是
大家都一直在等 哪天中國會打過來
抱持這種不確定性 結合你根本不知道這個地方是什麼
到底是中國還是台灣 中國或台灣有意義嗎?
我生小孩之後要為了什麼而存在?
所以,「先把我自己顧好」這就是多數年輕人的想法
我真的不是在嘴
你看以台灣為國家認同的一堆年輕人 根本都不生
每天都是潮流音樂 大港 滅火器 玻璃睪丸
可以約砲 夜店 演唱會 但不可能穩定下來結婚生孩子
這也引出了最後一個主題
就是「生活差異」
台灣現在的環境 就是 「爽」
爽就好 沒有什麼未來規劃和方向
大家都只想認真的圈錢
娛樂刺激給的那是豐富充足
輪迴大概就是
你一個月賺了3萬
聽演唱會 日本旅遊 約砲開房 儲儲手遊 饗饗吃一下
好了 月光 下個月繼續來 但真的很爽不是嗎
台灣確實提供這些生活毒品麻痺你 但你的生命就停滯在這裡了
不過你也不想離開
真的有過孩子的就會懂
至少在台灣 兩種生活結構差異巨大
我第一次當爸爸 覺得來到地獄
同一個時間買房 搬家 沒有熱水 孩子一個月出月中就感冒發燒掛急診
老婆乳腺炎 同時處理公司事務
「我已經記不得那一段時間具體發生什麼」
人生感受過最大的精神壓力除了當兵
大概就是這段時間
真的和沒有小孩的日子 差得太恐怖了
學習照顧孩子 應該是當前人生中 經歷過最挫敗 最痛苦 最艱難的時光
如果沒有人幫忙 我可以說 現在20-30歲 90%都會有同樣感受
所以女性會憂鬱症 超級正常 我是男生都快憂鬱症
只是因為傳統觀念 習慣把小孩丟給女生讓他一個人扛而已
總之
生孩子沒有明確的好處
你對這個土地也沒有未來期待感
更不知道為何而戰
藍白認為綠營賣台
綠營認為藍白會讓國家被統一
雙方的認知都是一樣 就是「絕望感」
生活差距巨大
但單身生活如同天堂地獄
錢賺得不夠多
可能連自己都養不活
不生 很正常
這個問題跨越的範疇真的太廣泛了
他不是什麼補助多少錢就能解決的問題
是要從根本去處理大大小小的人民困境
但顯然
我們在一個得過且過的列車上 越走越遠
但老話一句
反正引進印度人就好了 顆顆
雖然我也不知道人家為什麼一定要來
其實台灣雖然有錢 但競爭力也是越來越下降
真不一定東南亞國家都願意來當底層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6.218.2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arriage/M.1751859944.A.297.html
※ 編輯: xa9277178 (114.36.218.24 臺灣), 07/07/2025 11:4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