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ook
《拋棄B計畫》讀後心得:破釜沉舟開創命運的四個觀念 圖文好讀 https://readingoutpost.com/burn-the-boats/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一本讓我超級震撼的書,書名是《拋棄B計畫》(Burn the Boats), 副標是「破釜沉舟,釋放全部潛能的人生新策略」。 我自己平常是一個非常謹慎、甚至有點保守的人,每當做決定之前,都會希望能準備得非 常周全,有個 Plan B、甚至 Plan C。可是這本書完全顛覆了我的思考方式,讓我開始認 真思考:「或許我一直留著退路,反而才是我人生最大的阻礙?」 這本書在說什麼? 坦白說,我第一次看到這本書的書名,有一點不以為然。因為「拋棄 B 計畫」這個概念 ,和我一直以來很保守的性格完全相反。我過去總覺得做事情之前,一定要先想好備用方 案,這樣比較保險。但是,這本書卻刷新了我的想法:有時候,沒有退路的狀態,反而會 更好。 這本書的作者麥特.希金斯(Matt Higgins),他自己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希金斯從高中 輟學,家境非常困苦,他的母親過世的時候帳戶裡只有 100 美元存款。但是作者後來卻 成為知名的企業家和創投家,甚至成為哈佛商學院的講師,專門教授企業經營與創業策略 。 除了他自己的經歷之外,他也認識許多自各行各業的創業家和成功人士。如果你對歐美體 育界、影視界、創投界有稍微涉略的話,書中會有大量你熟悉的名字。作者發現這些人都 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他們都有「破釜沉舟」的精神,懂得透過這種方式激發出自己最大 的潛能。 所以他在書中寫道:「如果你擔心自己不會成功,你就已經失敗了。」也就是說,當你準 備了退路,就不會成功。只要你迴避、猶豫,或屈服於各個角落冒出來唱反調的人,就無 法成就豐功偉業。 老實講,這本書是寫給有夢想、有開創精神、有抱負的人看的。你需要的不是那些扯後腿 的老舊觀念,而是可以釋放你的全部潛能的具體方法。相反地,如果你想要活的只是一場 「平淡無奇的平庸人生」,你不需要看這本書,因為你會看得很痛苦。 今天我分享這本書裡,我劃記起來的四個核心觀念,這些觀念不只刷新了我的認知,也絕 對會刷新你的認知,希望你聽完之後,有種大有收穫、動力滿滿的感覺。不過,分享的同 時,我也會提醒大家不要衝過頭,還是要評估好你的風險、掌握好你的底線。 第一個觀念:真正阻礙你的不是能力,而是猶豫不決 作者提到:「人們的夢想會夭折,多半是因為猶豫不決,而不是迅速行動。」 他在書裡說:「當你躊躇不前,當你拐彎抹角,當你把注意力分散在實踐目標和建立自以 為需要的安全網之間,都讓人不得不問:你還在等什麼?」 這段話戳中了我的內心深處,因為它清楚點出了一個問題:我們花太多時間在等待所謂的 「更好的時機」,卻沒發現時間已經悄悄流逝,機會也漸漸消失。 書中有一個很有趣的研究讓我印象深刻,華頓商學院研究團隊曾經對兩組人做過相同的任 務,其中一組特別被要求想出「備用方案」,也就是 B 計畫。結果是,這一組的表現遠 遠不如沒有B計畫的一組。原因很簡單:光是擬定備用計畫這個行為,就會分散我們的專 注力,啟動一個負面的心理循環,降低了我們對成功的渴望與決心。 透過這個故事,我更加體會到作者所強調的觀念:真正阻礙我們前進的,往往不是我們所 擔心的能力不足,而是猶豫不決所帶來的內耗與猶豫。 所以,如果現在的你正在等待一個「完美時機」,或是還在規劃所謂的「安全計畫」,我 想告訴你,這樣的等待可能才是真正的風險。鼓起勇氣,現在就邁出你的第一步吧! 第二個觀念:經驗和資源不會白費,而是前進的養分 這本書所有提到的案例,包含作者本身的故事,都有一個共通點:破釜沉舟的人不會傻傻 地在同一個地方停留太久,只為了獲得幅度很小的升遷或加薪。 作者舉他自己為例,他 23 歲那年在紐約市長辦公室工作,他希望能快速升任副新聞秘書 的職位,但主管認為他年紀太輕,建議他再等一等。 這樣的情況下,多數人可能都會選擇耐心等待,按照職場「線性爬升」的模式一步步向上 。但作者的直覺告訴他,如果再這樣無止盡地等待下去,只會錯失真正改變命運的機會。 他沒有遵從主管和同事的建議,反而決定做出了一個令人驚訝的決定:他辭職了。 他想要更快擺脫貧困,讓母親有更好的生活,於是他跳槽到紐約人壽保險公司。 這個新機會給他更高的底薪和更大的成長空間,雖然他做了一陣子之後,覺得有點枯燥乏 味,但這一步「非線性」的跳躍,反而讓原先的市政廳主動邀請他回任副新聞秘書的職位 ──也就是他原本想要爭取的那個職位。他成為了紐約市歷史上最年輕的新聞祕書。 更誇張的是,在這段期間,他還在晚上就讀法學院,準備律師資格考試。甚至在資格考之 前,他就已經獲得一間律師事務所的簽約金,對方說等他考取律師資格,就馬上來上班。 這時候,他跟一位律師前輩請教,在律師事務所要升級成「合夥人」的資格,評估的條件 是什麼?(合夥人就很像是股東,可以拿很多分紅)前輩很直接告訴他:工作時間,工時 愈長的人愈有機會。作者聽到之後其實有點傻眼,但他到處打聽之後,還真的是這樣。 過沒幾天,他就把簽約金退還給事務所,後來連律師資格考都沒去參加。他在書中寫道: 「如果我參加考試,哪怕只留一絲機會,也會讓我難以抗拒。作出日後可能後悔的職業選 擇太容易,我乾脆燒掉這艘船。」 後來,他獲得市府重用,負責重建 911 事件之後的世貿中心,接著跳槽到 NFL 紐約噴射 機隊擔任高階主管,然後又成立 RSE 創業投資公司,負責數百數千萬的投資基金。 聽到這邊,你可能會跟我一樣眼花撩亂,作者怎麼做過這麼多種職業?這邊碰一點、那邊 摸一點。沒錯,這顛覆我們對傳統成功人士的印象,他不是死守某一個專業領域,而是多 方涉略,每個領域都投入破釜沉舟的努力,打通一關之後,再前往下一關。 如同他在書中提到:「無論職涯如何轉變,過去所做的每件事都讓我得到新能力,增加我 的價值。不要因為害怕浪費原本的技能而裹足不前,從長遠角度看來,各種不同的技能和 經驗只會讓你更有能力。」 也就是說,我們過去所累積的每一筆經驗和資源,其實都是未來成長的養分,而不是讓我 們停滯不前的包袱。 我認為,破釜沉舟絕對不是要你燒掉以前的「經驗和資源」,而是燒掉以前的「舊思維」 。我們大可以帶著原有的經驗和資源,採用全新的思維在新的領域繼續開創。 第三個觀念:不需要等到別人許可,自己主動爭取 希金斯在書中提到一個很重要的觀點:「我們都會幻想,只要累積更多資歷,或者經濟更 穩定,完美的一刻終將來臨。我們欺騙自己,隨著經驗和閱歷的增長,就能承擔更多風險 ,但是今天就放手一搏,絕對比往後更容易。」隨著年齡增加,我們承擔風險的能力反而 會降低。 書中有一段作者的故事,就讓我感到非常驚訝。我們不一定要等別人的允許或合適的時機 來臨,自己就可以主動出擊,全力爭取。 像是作者說自己 45 歲時候,覺得自己永遠不可能成為哈佛的學生了。因為他知道,最合 適的時機早已經過去了。但是他靈光一閃:「有什麼事情比上哈佛更好?我喜歡教學、喜 歡指導別人,一直想在正式場合做這件事。如果能去哈佛教書呢?」 他一旦有了這個想法,他就迫切想要實現,並感受到渴望的悸動。所以,他開始追求這個 目標。 所有人都知道,每年想去哈佛教書的人這麼多,誰會想要讓一個高中輟學的人來教書?所 以,負責評估講師的哈佛商學院教授就問了作者一個問題:「你比世上任何人更了解什麼 事情?」 作者回答:「我瞭解『直接面對消費者』的行銷領域(DTC,direct-to-consumer)。我 身為投資者,與其他投資者和企業家密切合作,所以我對哪些做法可行、不可行,有獨到 見解。」 作者展現出的企圖心和鍥而不捨的態度,幫他贏得了這次機會。他進一步提到,他為了準 備這次的挑戰,投入了將近一整年的時間去規劃和練習,蒐集了大量企業案例(其中有很 多就寫在這本書中),並且在極大的壓力和焦慮下,成功地在哈佛商學院開設了二十二堂 課的密集課程。 這個課程後來成為非常受歡迎的課程之一,一名學生甚至私下遞給他一張紙條說:「這是 我在哈佛商學院上過最有影響力的課程。」這張紙條至今還被作者裱框放在辦公桌上,象 徵著他在面對焦慮與不確定性的時候,仍然堅持全力以赴的美好結果。 在看似不可能的年齡和情況下,他還是挑戰這個高難度的目標,完全不等待別人的允許或 社會普遍認可的條件。他的行動不僅顛覆了我的認知,也再度激勵了我:「只要內心足夠 渴望,我們其實並不需要等到別人允許就能主動出擊,創造屬於自己的成功故事。」 第四個觀念:懂得借用他人力量,而非一個人戰鬥 作者在書中強調了一個重要觀念:最成功的企業家並非自己最聰明的人,而是那些懂得欣 賞並善用他人能力的人。他特別提到:「成功的關鍵就是找到各方面都比你強,而且強到 超出必要程度的人,並且欣賞他們難以置信的才華。」 這個觀點讓我印象深刻,也深刻影響了我今年的行動決策。 過去的我是一個非常內向且習慣獨自工作的人,我總是認為,只要自己努力一點、專注一 點,就能把事情做到最好。但在閱讀這本書之後,我開始意識到自己的限制:如果要突破 自己的天花板,創造更大的影響力,必須懂得借助他人的力量。 在今年,我打破自己的心魔,招聘了第一位內容行銷和業務專家。我發現他在外向能力、 溝通技巧和業務開發上遠勝過我,能做許多我不擅長也不喜歡的事。起初,我跟父親討論 這件事情時,他充滿了擔憂和疑慮,他問我:「你真的確定要冒這個風險嗎?自己做不是 更安全嗎?」 但我知道,真正的風險並不是做出改變,而是不敢嘗試新方法,永遠待在自己的舒適圈裡 。 此外,作者有一段話也深深影響了我:「這是我生命中最棒的轉捩點,讓我意識到不一定 要把所有事情扛在自己肩上,我可以全心致力於提升他人,然後運用他們的天賦,造福我 們雙方。」 我也發現,有很多舊觀念,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變的。光是要讓我從「一人公司」的觀念 ,轉換成願意聘僱新的夥伴,就花了整整三年的時間。我相信,改變雖然漫長,但是它一 定值得。 總結:破釜沉舟,開創自己的命運 《拋棄B計畫》這本書真的給我帶來許多啟發,人生不一定要有完美的 B 計畫才能前進, 有時候我們要的就是「決定去做」,然後把風險控制在自己可以承受的範圍內,這樣才有 可能真正激發潛能、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這本書也讓我明白,最安全的道路,就是靠自己掌控命運。如同作者所說:「當你的成功 要依賴別人的行動,就會有風險,應該盡量掌控自己的命運,擁有規劃自己未來的力量。 最安全的賭注就是押在自己身上,你比任何人都了解自己,所以勝算最大,這種內線資訊 最珍貴。」 說到這邊,我猜有些人也會批評,這本書提到的成功故事都是「倖存者偏誤」,不值得參 考。我的想法是,這種批評或許是正確的。因為悲觀的人正確,樂觀的人前行。你愈是不 相信某種觀念,你就愈不會去執行,就愈不可能有成果,也就更加驗證了你的不相信。 如果只能從這本書帶走一句話,我會帶這句: 「小孩子才排隊;身為成人,你需要把握機會。我們身邊動機最不純的人,往往告訴我們 要有耐心。例如嫉妒的配偶、沒有安全感的老闆、我們似乎離不開的亦敵亦友。我們需要 合理懷疑這些忠告,因為風險太大。要你耐心等候的錯誤建議,可能會拖慢你的成長軌跡 。你知道自己準備好,就是準備好了,不應該聽信其他人勸你慢慢來。」 -- 書評部落格「閱讀前哨站」 https://readingoutpost.com/|一個愛書人的閱讀筆記 Podcast「下一本讀什麼?」 https://readingoutpost.com/podcast/|我的說書頻道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4.102.8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743948577.A.E50.html
skyhawkptt: 剛看完唯一輕鬆的一天,是昨天,對這本持很大的疑惑 04/07 01:07
skyhawkptt: 看完內容分析有恍然大悟之感 04/07 01:08
Simplebest: 感謝推薦 04/07 09:57
kay0814: 很難得看到瓦基這麼有感的分享,受教了讚 04/07 20:06
Chricey: 苦瓜胜肽 04/07 20:06
jolinest: 很喜歡瓦基的這篇推薦文,有打動我,謝謝您的分享! 04/07 22:41
crescent1989: 感謝推薦 04/08 15:04
catqing: 謝謝 04/08 20:39
Chricey: B群 04/08 20:39
justmine99: 謝謝你的心得!有學到很多! 04/08 23:46
pan1234: 謝謝分享與推薦 04/09 15:46
emile1224: 謝謝分享 04/10 08:20
Chricey: 苦瓜胜肽副作用 04/10 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