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ook
書本內容跟預想的不一樣 原先買這本書的初衷, 是因為我遇到不好的事,當下接受衝擊後,事後的反應比當下更大 ,越想越生氣的感覺。 身邊人常常會叫我要放下,英文有個片語叫做hold the grudge. Thats me! 很容易一想就回到當下的情景,纏綿無法自拔,生氣的程度跟剛剛發生的時候一樣,甚至 更生氣。 那書本主要是講日常生活中遇到會生氣的情況,作者先解釋人們為何會生氣。 例如被主管罵了,當主管已經罵到開始人身攻擊,表示主管已經是情緒性的發洩。那我們 被罵的小職員可以做的反應就是把主管想成「職位比自己高的普通人」是個極為弱小的存 在,普通人也會有情緒,只要想成主管不是針對我們個人而是因為現在的狀況產生情緒。 不要放在心上,甚至是可以想辦法幫忙解決問題。 看完覺得很有道理,但是真實情況遇到真的有這麼容易get over it嗎?可能要有心修佛 的人比較有可能辦得到。 作者先提出,情緒的產生就像是燙、痛是身體的感知。而情緒主要就是告訴我們1. 這個 狀況對自己的心有何意義?2. 這個狀況對自己這個存在有什麼意義? 作者提到,通常人們會生氣是因為 1. 事情不如自己預期發展 (對方沒有按照自己的期待,扮演好應該完成的角色) 2. 感受到被攻擊或是被不重視 (被對方入侵自己的『領域,還被肆意論斷) 3. 對於『正確』的執念 而解決之道是: 1. 例如老公在自己難怪的時候並沒有安慰自己,會產生情緒化思考:『為什麼不懂我! 』『根本不尊重我!』但我們可以試著想想自己原本期待對方扮演什麼角色?自己又傳遞 了多少讓對方知道?或許最後老公還是會笨拙的試著安慰,但我們也會因為老公的改變而 感到溫暖,消弭了情緒化的惡性延伸。 2-1 不是告訴自己『就算被批評到這個程度還是得忍氣吞聲』,而是認為『對方在自己的 領域任意發言,所以不必理會』 2-2 例如坐捷運的時候,被路人踩到腳對方沒有道歉因而暴怒。這時『被害者意識』可能 會升起而激發出『為何倒霉的都是我』或覺得自己被輕視、不被尊重...。若改成不要以 自我中心的視角去想可以變成『可能因為捷運上人很多對方也自顧不暇』或更課題分離的 意念如『雖然腳真的被踩的很痛,但那個人道歉與否與我無關』可能會更好過。 2-3 寫『好友筆記』,當以上轉念的方法都沒有用時,不防先把自己可憐的遭遇、憤怒的 心情寫下來,在試著以自己朋友的角度,會如何安慰這個朋友? 3. 對於『正確』的堅持有時也是一種暴力。既然每個人的正確都不同,我們為什麼會希 望別人認同我們的『正確』?是否表示我們需要藉由別人的認同來認可自己?那我們該做 的可能是提升自我認同感,而非央求強迫別人認同我們。 其他書中還有談論到,人與人溝通的過程中 1.要小心使用『為什麼』這三個字。因為帶有譴責的意味,例如『你為什麼不能早點到? 』 2.把論斷當事實,是可怕的暴力。就如同上面說的對於正確的堅持一樣,主觀性的評價。 例如『你做事真的只憑感覺欸,這樣在社會上是行不通的』。 3. 同樣地,當我們遭受攻擊時,能夠提醒自己『現在正受到衝擊,所以要比平常更加留 意』。 4. 在找傾聽對象的時候要找『同理』的人,而不是『共情』的人。同理是無條件地接納 對方的情緒,感受身而為人的溫暖,說是『共存』更可以理解; 而共情則是先想到的並不 是對方很辛苦,而是我曾經也很辛苦,進而把話題轉移到自己身上。 5. 找到自己的情緒地雷,並拉下內心的閘門,刻意將眼前的狀況屏除在意識之外。所謂 的地雷是例如每次被問到事業上的成就,每次看到插隊等不正確的行為,每次被父母批評 而想起過去創傷時。為了不被情緒綁架,只能努力做現在可以做的事,接受還做不到的事 。 以上就是讀完本書之後覺得受用之處。 https://happy86919241.pixnet.net/blog/post/34616182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9.118.11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726662974.A.A84.html
Qorqios: 封面是刺蝟w 09/18 2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