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yokann (我怕練太壯)
看板WomenTalk
標題Re: [閒聊] 日本人對"吃"這件事真的很講究呢?
時間Tue Jul 8 10:36:43 2025
※ 引述《globalera (a balanced life)》之銘言:
: 不然,為何幾乎所有的日劇都會或多或少提到日本各地的美食,日綜也常以美食介紹
: 為節目的單元。當然,日本人的烹飪方式與華人的千變萬化相比,相對比較簡單,
: 不過卻很講究食材的品質,也常將西方的口味及料理稍作口味上或作法上的變更,
: 以符合日本人習慣的口味,比如咖哩、義大利麵、漢堡排等。我國的電視劇在劇中其實
: 也可以多強調在地的美食,讓戲劇的內容更生活化。
以我觀察,飲食文化的精緻與否,其實與「國家富裕的時間長短」密切相關。
唯有當一個國家或社會脫離了「吃得飽」的階段,進入相對穩定富足的狀態後,人民才有
餘裕去追求更高層次的「品味」──不只是溫飽,而是對食材、烹飪方式、擺盤美感甚至
用餐氛圍的講究。這和人們在經濟條件提升後開始欣賞藝術、音樂、劇場的現象類似:當
基本需求被滿足,才會有心力追求精神層面的享受。
我記得大學時期,當時的女友家中常往中國大陸旅遊。那是二十年前,大陸經濟尚未起飛
,普遍物質條件還不如現在。她跟我分享當地一些經典的地方小吃──像是溫州大餛飩、
大蔥餅、老北京炸醬麵等──聽起來道地,實際吃起來卻相當粗糙,口味也未臻細緻,顛
覆了我原本對這些傳統美食的美好想像。
相對來說,我在美國吃到的中華料理,不僅好吃,甚至在某些地方超越了傳統版本;在日
本,中華料理經過本地化與細緻化處理,風味也別有一番風雅;而在法國,西餐自然展現
其一貫的講究,而中餐則顯得過鹹、不太合口味,可能也反映出文化融合與在地化程度的
落差。
從這些經驗我更加確信,對飲食的講究與文化品味的提升,前提往往是經濟的成熟與穩定
──沒有餘裕,談何精緻?
其實看看台灣的街景與室內裝潢也能感受到這種現象。台灣經濟起飛得快,許多第一代成
功致富的人,觀念還停留在「實用至上、不要浪費」的階段,對於設計美感或生活品質的
投資往往認為是「奢侈」。直到第二代、第三代在更穩定的環境中長大,價值觀逐漸轉向
「講究」與「品味」,才逐步展現出文化層次的演化與提升。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28.198.20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omenTalk/M.1751942205.A.A80.html
→ VoV : 品味是用錢堆積出來的,沒這麼複雜 146.70.176.134 07/08 10:38
→ VVizZ : 就是有錢久了才會沒事幹想搞東搞西220.130.142.210 07/08 10:40
→ VVizZ : 沒錯 不然錢只是錢 多到一個程度就220.130.142.210 07/08 10:40
→ VVizZ : 沒感覺了220.130.142.210 07/08 10:40
推 Chricey : 維生素d推薦 112.315.206.51 07/08 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