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aseball
※ 引述《ChrisDavis (工業電風扇)》之銘言: : 台灣人說日本細膩 : 日本人也說日本細膩 : 談到美國就是大放很像就不細膩 : 可是很細膩的日本野手即便是金手套 : 去美國常常也都是手套破洞 : 美國人打球難道就不細膩精準嗎 : 還是細膩其實等於觸擊? : 有沒有一個細膩野球的正確定義 現在日職OB開yt頻道的多不勝數, 其中就有許多頻道都有請過現役或退役的選手來對談, 當中又有不少都是旅美過的. 這些人提到的美日間差別, 最多的就是拋瓦的差距. 投手拋瓦更好速度更快 打者拋瓦更好擊球速度更快 大檸檬所有球員都是在那樣的拋瓦跟速度下生存的 然後開頻道的OB有一些不是那麼全明星級的選手, 例如今浪隆博, 他就有提到, 現役時代如果自己是那種拋瓦很強的選手, 不論什麼球來, 只要能夠扎實的咬中擊球點, 把球一棒幹出去就行. 就不用去鑽研更多的棒頭控制技巧, 來對應不同狀況時的各種球路, 盡可能把球往比較有可能形成安打的方向打過去了. 而他就是靠著這樣鑽研更多的棒頭控制, 打出生涯十年通算0.261, 這樣一種還算是個能打的工具人生涯. 這大概就是所謂日職的細膩吧 在沒有那個拋瓦的情況下去摳更多有拋瓦的人不需要的細節, 想盡辦法讓成功的機率能夠更高一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27.0.24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seball/M.1703047759.A.3FA.html
finalzerd: 榊原教練也說過大量練習不會讓你變守備神人,但是可以 12/20 12:52
finalzerd: 讓全隊的守備能力有一定程度的基礎 12/20 12:52
a88152660: 美職也要在不如人的情況下想辦法去找出沒人注意到的細 12/20 13:06
a88152660: 節讓自己增加一點優勢啊 二十年前的魔球就跟你說了 12/20 13:08
alex8725: 大聯盟的球員身體素質都是頂級 身體素質沒那麼好的人只 12/20 13:11
Kroner: 5樓關節跟X一樣 12/20 14:42
alex8725: 能靠其他方式增加自身競爭力 12/20 13:11
ghostl40809: 科學化訓練 布陣 球員進階數據的分析 也是細膩吧 12/20 13:12
s203abc: 選手也不見得要接受 美國一定是這樣 12/20 13:14
s203abc: 他的信心夠了 管你說什麼 12/20 13:14
Kroner: 5樓關節跟X一樣 12/20 14:56
shiueyang: 不是全壘打型的選手就不要一直揮大棒~先碰到球比較重要 12/20 13:21
Corydoras: 知道自己沒有很頂的拋餌 也能勤能補拙 這就是細膩!! 12/20 13:31
archi: 美國細膩到官方明令禁止守備佈陣 哪有不細膩? 12/20 13:37
ct13579: 美職也不少那種有力量又有球棒控製能力的頂尖選手阿,棒 12/20 13:38
Kroner: UC2對膝蓋特別有用嗎?有人能證實嗎? 12/20 15:36
ct13579: 球沒法只靠炮瓦就打出長打吧 12/20 13:38
你沒搞懂? 控制棒頭的技巧是每個打者都需要的. 但有足夠的拋瓦的打者, 會需要去鑽研當我用什麼角度去碰球, 可以碰往什麼方向, 而這個碰球方式, 甚至會讓他無法做出完整的揮擊把拋瓦用上, 這一類的細膩嗎? 而這就是一般所謂日職的細膩
mtcoat: 美國細膩到擊球仰角、初速度都有了 台灣? 12/20 13:42
不要說美國, 這是21年的日本社會人代表隊集訓, 直接就擺著rapsodo在測數據了. https://youtu.be/HgUPqJ-vOH4?si=CL0ZpIkdPzNSbtXx&t=316
*中職各隊印象中也都有引進rapsodo或是類似的系統
rockwave: 佈陣不就是缺點太明顯 找個會統計數據的人來也可以叫細 12/20 13:45
rockwave: 膩? 12/20 13:45
Chricey: 我有在用UC2,感覺效果還不錯欸! 12/20 19:49※ 編輯: ryanl (61.227.0.240 臺灣), 12/20/2023 14:06:24
Yjizz: 又想到一點,日韓等不少去過MLB的球員,回國後能帶回一些新 12/20 14:06
Yjizz: 的訓練跟想法刺激,最近新聞也有,台灣回來還很積極的剩少 12/20 14:06
Yjizz: 數,軟爛的似乎比例上變多 12/20 14:06
※ 編輯: ryanl (61.227.0.240 臺灣), 12/20/2023 14:07:45
wang7752: 顆顆 不用研究棒頭控制技巧 光靠利器 顆顆 12/20 14:09
Kroner: 關節痛睡覺就能治了,吃什麼UC2 12/20 14:09
誰說光靠拋瓦的? 要擊中球心需不需要棒頭控制能力? 那是每一個選手都要的基本. 但有拋瓦的笑死, 會需要額外去鑽研176那種碰球技巧嗎?
moonlovemai: 美國的打法比較接近你不能有位置不好的失投,一旦失 12/20 14:13
moonlovemai: 投就會被幹飛很遠 12/20 14:13
moonlovemai: 日本的打者比較像是磨到你失投 12/20 14:14
※ 編輯: ryanl (61.227.0.240 臺灣), 12/20/2023 14:21:38
moonlovemai: 以國際賽大家投手都很謹慎換的也快的情況下,不容易 12/20 14:15
Chricey: 有人用過中醫針灸治療關節痛的嗎?效果如何? 12/20 14:15
moonlovemai: 等到嚴重的失投球,自然會是日式那種磨到你失投的比 12/20 14:15
moonlovemai: 較吃香 12/20 14:15
crayon1988: MLB一堆大數據收集,甚至發球機能夠模擬強投的各種球 12/20 14:18
crayon1988: 種給你打擊,Driveline各種投打動作分析,這些不叫細 12/20 14:18
Chricey: UC2推薦?有人試過嗎?靠譜嗎? 12/20 14:18
crayon1988: 膩喔,好喔 12/20 14:18
cityman9999: 當初各球隊熱門討論的智慧發球機,現在真的有買了嗎 12/20 14:19
cityman9999: ?沒有。 12/20 14:19
nobrothers: 細膩就是實力的展現 總覺得別人只是比較細膩這代表實 12/20 14:37
Kroner: 關節痛有沒有辦法完全根治啊?UC2聽起來像萬靈丹 12/20 14:37
nobrothers: 力輸太多了要委婉的藉故之詞 12/20 14:37
nobrothers: 美職就是比日職強 美國他們就是可以做到更多 但通常 12/20 14:38
nobrothers: 都是說實力差距 而不是一直說只是比較細膩 12/20 14:38
shifa: 誰說米國不細膩 只是米國的power更強一等級才沒有特別強調 12/20 14:42
Kroner: 我阿嬤說吃豬腳補關節,豬腳吃起來 12/20 14:42
shifa: 細膩 而且真的不夠細膩就不會做出那麼多高級play 12/20 14:42
shifa: 不要再被鄉民言論帶走了 愈是高等聯賽 對於技巧跟細項的要 12/20 14:44
shifa: 求就愈高 細膩到骨子裡面去就連講都不用講 12/20 14:45
showgun5566: Mookie會刻意打球的下緣製造下旋讓球飛得更遠 12/20 14:56
Chricey: 有人知道UC2和其他關節保健品的差異嗎? 12/20 14:56
showgun5566: 飛球革命往空中打不代表不細膩 12/20 14:57
showgun5566: MLB也不是每個都坦頓大谷這種怪力 12/20 14:58
cloud1017: 層級越高細節肯定越多 12/20 15:31
Tiger23: 印象中鈴木一朗說過,以前覺得日本比美國細膩,到美國後 12/20 15:36
Chricey: 關節痛睡覺就能治了,吃什麼UC2 12/20 15:36
Tiger23: 發現美國才是真的把細膩跟拋瓦發揮到極致的國家 12/20 15:36
wang7752: 你的說法不就是有power 至於棒頭就不用那麼鑽研ZZZ 12/20 15:41
wang7752: 問題根本不是阿,MLB又不是每一個都很有power 12/20 15:42
什麼時候變成我說有拋瓦就不用鑽研棒頭控制了? 今浪的說法是, 當你有足夠的拋瓦, 只要能"咬到球心", 狠狠幹他一發就行了. 到底有多少人以為能咬中球心這一點不需要鑽研棒頭控制能力啦? 光這一點就打死多少人了好嗎? 張育成被大聯盟的變化球玩假的還不明顯嗎? 你有看到MLB打者經常在放棄完整的揮擊去碰球的嗎? 你有看到張育成因為打不到變化球, 就想盡辦法去把變化球碰往守備空檔方向嗎? 日本的細膩指的是他們會去鑽研這個方向的控制技巧, 這個跟MLB完全背道而馳的欸. ※ 編輯: ryanl (61.227.0.240 臺灣), 12/20/2023 16:01:52
ray48: 我只知道細膩鄉民 明明就不是那個意思卻要往死裡摳 12/20 19:49
Kroner: 看到關節痛,我就想起我姨媽 12/20 19:49